合同先合同义务的有关法律知识是如何规定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合同先合同义务的有关法律知识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12-25

 
62429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约定,合同具有相对性,会约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在订立合同之前,也是存在相应的先合同义务的,当事人需要积极履行。先合同义务是有法律依据的,那么,合同先合同义务的有关法律知识是如何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答疑解惑。

合同先合同义务的法律规定

第一种类型:诚信缔约义务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2条第1项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恶意进行磋商的行为,属于诚信缔约义务的违反。恶意磋商是指一方当事人在无意与对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开始或继续谈判。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真实意图的伪装。

第二种类型:告知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42条第2项的规定,当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违反了信息告知义务。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属于不作为的行为,而提供虚假情况则属于积极作为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的掩盖或歪曲。

第三种类型:保密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43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都有保密的义务。未经对方同意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将给对方造成损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种行为被视为对商业秘密的不当处理。

第四种类型:其他先合同义务

《合同法》第42条第3项规定了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虽然没有具体细化,但为其他先合同义务的存在提供了空间。这种类型的先合同义务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结合法律规定和交易习惯等综合判断。
延伸阅读
  1. 个体工商户是否需要为员工交社保?
  2. 亲生子女是否可以与父母断绝关系
  3. 一般合伙与隐名合伙的主要区别
  4. 医疗信息告知义务与患者知情权
  5. 土地转包合同范本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的履行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债务转让情形
  2. 侵权纠纷
  3. 未成年工在劳动中的特殊保护
  4. 什么是合同违约
  5. 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吗?
  6. 赡养纠纷处理
  7. 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

热门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建设合同范本
  2. 互联网平台合作协议范本
  3. 股权挂牌转让范本
  4.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