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01
合同履行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最重要的事,合同履行要按合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合同履行的方式也不一样的,合同履行有一定的原则,那么试述履行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履行合同的原则
合同履行是指债务人通过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实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合同的履行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合同订立后,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包括履行义务的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以及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2.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履行合同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要守信用、讲实话、办实事,并保持善意。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应相互配合协作,以促进合同更好地履行。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义务。这要求当事人根据不同合同的不同情况,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有些合同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说明,有些需要协作,有些需要及时通知对方以便做好准备,有些需要保密等。
3.公平合理原则
在订立合同时,由于当事人的疏忽,有些问题可能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公平合理原则采取补救措施,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补充条款来解决。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应根据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解决办法。如果无法确定,应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来确定。
集体合同审查的程序
集体合同审查的程序如下:
- 劳动合同管理部门收到企业报送的集体合同书后,负责登记和编号。
- 劳动合同管理部门将集体合同书分别送交集体合同审查小组各成员单位审查。各单位提出意见后,由审查人及主要负责人签字。
- 劳动合同管理部门汇总并综合提出审查意见,报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制作《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并送交集体合同双方代表。
- 当审查意见不一致,对签约行为、合同条款的确认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或遇到其他重大问题时,可召开审查小组联席会议讨论解决。
- 集体合同双方根据审查意见对合同进行修订的,由劳动合同管理部门商各审查单位确认,并负责办理备案。
各种合同履行地的具体规定方法
各种合同履行地的具体规定方法如下:
1.购销合同
- 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按约定执行。未明确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 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实际履行中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
- 合同中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履行地点、交货地点的,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同时,如果合同中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也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也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
2.加工承揽合同
以加工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另有约定的除外。
3.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在合同中另有约定的除外。
4.补偿贸易合同
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5.借款合同
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