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9-22

 
61713
合同履行的原则

合同履行的特有原则

1.适当履行原则

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必须遵守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并在适当的主体、期限、地点和方式下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

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履行主体适当。当事人不得擅自转让合同义务或合同权利,必须亲自履行合同义务或接受履行。

第二,合同履行标的物适当。当事人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履行义务,并依合同约定的数量和质量给付标的物。

第三,履行期限适当。当事人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合同,债务人不得迟延履行,债权人不得迟延受领。如果合同未约定履行时间,则双方当事人可随时提出或要求履行,但必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第四,履行地点适当。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地点履行合同。

第五,履行方式适当。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履行合同,包括标的物的履行方式以及价款或酬金的履行方式。

2.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债务人实施给付,需要债权人积极配合受领给付,才能达到合同目的。

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债务人履行合同债务时,债权人应适当受领给付。

第二,债务人履行合同债务时,债权人应创造必要条件、提供方便。

第三,债务人因故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债权人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否则,应自负扩大的损失责任。

3.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讲求经济效益。

具体要求如下:

交易主体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经济合理原则,以最少的履约成本完成交易过程。

例如,《纺织品、针织品、服装购销合同暂行办法》规定,供需双方应商定选择最快、最合理的运输方法。

4.情势变更原则

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合同成立后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影响合同履行结果时,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而免除违约责任的承担。

具体要求如下:

当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履行之前,如果出现某种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原因的客观变化会直接影响合同履行结果时,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而免除违约责任的承担。

情势变更原则的目的在于消除合同因情势变更所产生的不公平后果。

在我国法律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情势变更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

延伸阅读
  1. 合同终止的效力体现
  2.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原则
  3.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4.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
  5.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签订的保证合同的效力问题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构成拒绝履行的要件
  2.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
  3. 主观不能与客观不能的区别
  4.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定义
  5.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6. 情势变更是法定解除吗
  7. 卖方公司为合同履行地吗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服装师聘用合同范本
  2. 摄影师聘用合同范本
  3.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