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合同保全制度的含义以及特征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1-25
我国的《合同法》对合同保全进行了具体规定。所谓的合同保全,简单来讲,为了保全债务人财产而实行的法律制度,来充分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合同保全制度的含义以及特征是什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整理如下,欢迎咨询。
合同保全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概述合同保全制度的含义
合同保全制度可以被视为一种债务保全制度,其本质是指债权人基于债主效力对于债务人以外之人所及之一种法律的效力,从而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合同保全的目的在于防止债务人的财产未增加或不当减少,并且危及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为此,法律赋予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使其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构成了合同保全制度的核心内容,填补了以往立法上的空白。
概述合同保全制度的特征
第一,合同保全是债的对外效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合同相对性原则指的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只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合同只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合同保全制度赋予债权人在特定条件下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的权利,这样一来,行使这两项权利的直接后果将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产生效力,从而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第二,合同保全主要适用于合同有效成立期间。也就是说,在合同生效之后到履行完毕之前,合同保全措施都可以被采用。这表明合同保全措施的运用与合同履行期间债务人是否实际履行义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如果合同没有生效,或者已被宣告解除、无效甚至被撤销,那么债权人将失去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第三,合同保全的基本方法是行使代位权和撤销权,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合同债权人权利的实现。通过行使代位权,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主张债务人的权利;而通过撤销权,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以保护自己的债权。这些方法是合同保全措施的核心,旨在确保合同债权人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