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实际损失情形下的违约金调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无实际损失情形下的违约金调整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8-08

 
60555

甲乙公司锰矿购销合同违约金争议案件的处理

1.案件背景

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7年7月26日签订了一份锰矿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了货物的数量、单价、供货方式以及违约金(总价款的50%)。甲公司依约在次日电汇价款110万元,而乙公司在28日将款项全额退回。甲公司因此向法院诉讼,要求乙公司支付55万元违约金并赔偿产品差价损失12万元。

2.分歧

在审理过程中,对于如何处理该案件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及《合同法解释(二)》的规定,应以甲公司预期利益损失为基准上调30%支付违约金。而第二种观点认为,乙公司恶意违约,应按合同约定的总价款的50%支付违约金。

3.评析

在本案中,乙公司在收到甲公司价款的次日即将款项全额退回,未占有该资金。从案件事实来看,甲公司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因此受到其他方面的损失。换言之,甲公司未因乙公司违约遭受实际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调整违约金呢?我支持第一种观点,理由如下:

1.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主要是补偿性的。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违约金实质上是以补偿性为原则的,其支付数额需要根据损失情况具体确定。同时,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适当增减,以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不至相差太多。《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八条规定,增加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额,并且不得再请求赔偿损失,这更加突出了违约金的补偿性质。

2.违约金过高而予以调整的基础及参考因素。基于违约金的补偿性质,当事人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请求调整。《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九条规定,法院应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衡量并作出裁决。在本案中,甲公司并未实际损失,但如果乙公司依约履行,货物到站后甲公司可以再行销售获得利益。因此,可以考虑以预期利益损失为基准来确定违约金。

3.以预期利益损失的1.3倍支付违约金较为公平。根据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支付总价款的50%,即55万元的违约金,而这相当于12万元预期利益损失的4.6倍。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这应被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结合本案的违约事实和损失状况,在考虑到金融危机对矿产品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以预期利益损失的1.3倍支付违约金相对较为公平。

4.结论

综上所述,在违约未给守约方造成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以预期利益损失作为调减违约金的基准,并兼顾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对违约金问题进行处理,能够较好地维护公平和诚信。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彭劲荣

延伸阅读
  1. 信用卡违约金如何减免
  2. 竞业禁止协议中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如何选择适用
  3. 房屋租赁一方终止合同怎么赔偿
  4. 房屋租赁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额规定
  5. 提前终止合同的违约金怎么赔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军人是否可以办理出境旅游
  2. 旅游景区拆迁属于商业拆迁吗
  3. 哪个部门制定旅游应急预案
  4. 抵押合同范本
  5. 租房电器坏了房东不管怎么办
  6. 买卖土地合同范本
  7. 用什么方法检测企业是否存在风险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