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1-22
在征地拆迁案件中,大多数被拆迁人对法律了解甚少,面对突如其来的拆迁,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在谈判前,需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基本的拆迁常识,以便知悉自己的法定权利,并判断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犯。只有这样,才能在后期的拆迁维权中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并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被拆迁人可以事先列一项财产清单,预估自家财产的价值。对于纯农村住宅、承包地和商业用房等不同类型的财产,需要了解相应的补偿项目和补偿标准。例如,农村住宅补偿包括房屋重建成本价的补偿、宅基地、附属设施、装饰装修费、搬迁费和过渡安置费等。对于农村商铺,除了上述补偿项目外,还可主张停业损失费。对于房屋所在地已划入城市规划区的农村自建房、城中村和城市房屋,可以参考周边相同地段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和自家房屋实际居住面积进行预估。此外,空地院落面积也需要由专业评估机构评估确定。通过制作财产清单,被拆迁人可以对自家财产的价值心中有数,以便在谈判中争取合理的补偿。
在征收过程中,被拆迁人会收到很多法律文件,如预征公告、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补偿安置协议、分户评估报告单、限期自行拆除通知书及其催告书、强制执行决定书等。无论这些文件以何种形式出现,是否合法,被拆迁人都应及时拍照定存,并妥善保管。有些被拆迁人因对补偿不满意,可能会当着拆迁方的面撕毁补偿协议,以为这样可以逃脱被拆的命运。然而,这种抵抗方式是不理智的,与其拖延时间,不如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相信法律最终会给予公道。
在拆迁谈判前,需要先了解预征公告中的几个基本要点。首先,要明确拆迁的性质,是政府征收还是商业征收。政府征收是指市县级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公益拆迁,被拆迁人不能拒绝,只能争取合理的补偿和妥善安置;商业征收是指基于商业利益的自愿拆迁,被拆迁人完全可以拒绝搬迁,如果对补偿不满意。其次,要明确征收的主体,包括征收决定的做出主体、具体实施主体以及各种拆迁文件和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此外,还需要了解征收的项目,即拆迁方要进行的项目建设。最后,要确定征收的范围,核实自家房屋是否被划入了拆迁红线范围内,或者是否涉及到自家房屋。如果自家房屋确实不在拆迁范围内,但后续施工会影响自家正常的生产、生活,或处于公路建设安全控制区内,可以主动提出拆迁请求。
在拆迁谈判前,被拆迁人应及时联系专业拆迁律师,以获得咨询和法律支持。专业拆迁律师可以帮助被拆迁人了解自己的权益,指导谈判策略,并在维权过程中提供法律保障。与专业拆迁律师合作,被拆迁人可以更加踏实,有信心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