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27
腾退指的是在集体土地上,被腾退人与村委会、开发商签订腾退安置补偿协议后,村委会将被腾退人拥有的房屋和土地收回的行为。从本质上讲,“腾退”的根本目的在于快速实现征收,进行土地储备或建设,它是一种变相的拆迁或征收。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较大规模的项目由国务院批准,其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或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由此可见,村委会没有权力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因此,村委会主导实施腾退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土地管理相关法律的规定。
首先,申请村务公开。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0条的规定,被腾退人可以向相关的村委会申请村务公开。要求村委会公开腾退方案、补偿分配方案等村委信息,以及有关腾退决议的相关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况、会议纪要、实施人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村务公开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了解腾退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是为后续的维权奠定基础。如果村委会不公开相关信息,可以向上一级政府申请监督村委会履行职责,必要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进行救济。
其次,向政府部门提起查处程序。根据信息公开所获取的内容,分析违法行为的性质,申请有权机关采取不同的查处程序。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其的职能,还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进行进一步的救济。
最后,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只要行政机关作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并对被腾退人的实际权利义务产生影响,我们都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通过要求法院确认其行为违法,可以提高腾退补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