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13
一位从事装修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爆料称,装修公司目前普遍采用一种电话营销方式。然而,这种营销方式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获取有装修需求的潜在客户的详细资料。
据该人士透露,获取客户详细资料的方式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初,业内采用花钱的方式,比如给指定号段发送批量短信,但这种投入很多都是无效的,效果相当一般。然后,装修公司开始从地产商售楼处购买客户资料进行发送。接着,他们承诺给售楼方一定的回扣,让对方帮助推销。基本的方式是先编辑好广告短信,向指定的业主发送一遍,然后逐一给每个业主打电话,过滤掉没有装修意向的业主。对于有意向的业主,进行记录,并在推销上给予重点关注。此外,他们经常组织一些吸引人的活动,及时将活动内容发送给有意向的业主,并邀请他们参加现场活动。
该人士指出,这种营销方式对销售人员的沟通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没有与客户面对面的情况下,销售人员必须克服客户对推销电话的厌烦心理。因此,他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引起客户的兴趣。例如,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身份、与业主进行何种合作以及这种合作对业主有何帮助和好处。尽管这只是一种营销方式,但涉及到泄露业主资料,很多被骚扰到的业主感到非常不满。
此外,目前这种电话营销方式在装修行业内普遍流行,导致购买整个楼盘业主资料的装修公司有可能将部分业主资料倒卖给其他同行业的公司。这导致业主频繁受到装修公司的骚扰,使他们感到非常困扰。记者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许多装修公司持有大量业主名单,而且这份名单的详细程度已经达到了业主姓名与手机号码相对应的程度。
当事人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具体原因或渠道,然后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相应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窃取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在购房后被装修公司获取个人信息,很多情况下是由开发商售楼处泄露的。然而,目前个人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种情况,因此维权的难度很大。不过,当事人在签订购房或入住合同时,可以在补充条款中追加一条保密条款,明确约定“不得向第三方泄露个人信息”的义务,并约定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