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7-28
诉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的形式解决纠纷。是一种法律行动,分为民事和刑事两类,前者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后者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控告疑犯。
法律咨询:经济合同纠纷符合哪些条件的可提起诉讼?
律师解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济合同纠纷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有明确的被告;
-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符合上述条件的,原告(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相关法律知识:
经济合同的定义和主要条款
经济合同是为了显示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法人之间的协议,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其主要条款包括:
- 标的(指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
- 数量和质量;
- 价款或酬金;
- 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 违约责任;
- 根据法律规定的或按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
- 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
根据内容的不同,经济合同一般可分为购销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供用电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科技协作合同等。
经济合同的法律要求
签订经济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合法原则;
- 平等互利原则;
- 协商一致原则;
- 等价有偿原则。
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后,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违反合同的行为将追究责任,赔偿损失,直至法律制裁。
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
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后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当事人双方必须受其约束,严格履行合同。其主要表现在:
- 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后,当事人双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不能违反;
- 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后,当事人需要变更和解除的,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依法变更和解除,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
- 一方违约,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有过错的一方要承担违约责任;
- 经济合同发生纠纷,任何一方均可依据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