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8-07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房屋租赁属于可得的利益。当房屋的承租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出租人有权要求承租人赔偿租金的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支付租金是承租人的主要义务。租金的支付期限对出租人能否及时收取租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租赁合同中应明确约定租金的支付期限,承租人应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
如果对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可以在合同生效后协商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并且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仍无法确定支付期限,租赁期不满一年的,应在租赁期满时支付;租赁期一年以上的,应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不满一年的期间,应在租赁期满时支付。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付或迟延支付租金。正当理由包括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以及出租人不履行义务等情况。如果承租人无正当理由不支付或迟延支付租金,这属于违约行为,出租人可以通知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要求支付。该合理期限应根据所欠租金的数额、承租人的支付能力以及出租人的经济状况确定。
如果经过催告后,承租人仍然逾期不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承租人应返还租赁物,并支付所欠租金。如果承租人的违约行为给出租人造成损失,承租人还应予以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