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合同的效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法律知识

可撤销合同的效力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1-20

 
56828

可撤销合同的效力

可撤销合同是指在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

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即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它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有所不同。

可撤销合同的适用范围

1. 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产生错误的认识,致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才能认定为重大误解。

2. 显失公平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缺乏经验,导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民事行为。根据我国司法解释,只有在订立合同时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才具备可撤销的可能性。

3. 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违背了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当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险境地,迫使其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以谋取不正当利益,并严重损害对方利益时,该合同可以被视为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果

1. 合同无效和合同被撤销的溯及力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和被撤销的民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民法通则》的精神,中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了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无效的合同和被撤销的合同的无效后果可以追溯到合同订立之时。

2. 合同部分无效的后果

根据中国民法的基本规则,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因此,即使合同的某些部分被认定为无效,其他部分仍然保持有效。

3. 合同无效和被撤销后的财产责任

在合同当事人已经给付财产或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合同无效和被撤销后必须涉及财产责任的承担。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定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一方所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行为人与对方恶意串通,实施了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并归还给国家、集体所有或第三人。

延伸阅读
  1. 不可撤销担保合同条款的效力是怎样的
  2. 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当事人的不可撤销性
  3. 可撤销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怎样行使撤销权,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
  5. 运输合同怎样写才能够成立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被欺诈签订的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
  2. 合同法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
  3. 借款没成功冻结了合同生效吗
  4. 被迫离职通知书寄出就生效吗
  5. 合同只有公章没有法人签字有效吗
  6. 协议没盖章公章有效吗
  7. 签协议必须盖合同章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