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16
土地确权登记对土地流转具有深远意义。明确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当务之急。这项工作有助于维护农民和土地流转者的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可以有效解决土地权属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目前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民自行流转多、报村和乡镇批准备案少,口头协议流转多、签订书面合同少等。为此,必须尽快制定土地流转政策,规范流转程序。各地政府应加强土地流转管理,规范流转程序,完善合同管理,制定流转合同标准,流转期限不得超过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期的剩余年限。土地流转发生纠纷时,缺乏法律保障。据数据显示,近年来各省市因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严格保护耕地红线,确保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农地流转不断扩大和建设新型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国土资源部将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探索新形势下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创新,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出台,农地流转试点的实施加快了农村产权交易所的成立。为了促进农地入市,需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同时,还需要搭建县乡村三级宽带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公开土地流转信息,加强对流转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政策咨询、土地登记、信息发布、合同制定、纠纷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
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一项重要举措,可以盘活农村资源。规范化流转使土地抵押贷款成为可能,从而使土地增值。同时,让农地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更宽松的经营渠道,激发承包大户的积极性。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了种植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此举还有助于涉农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农村现代金融制度,推进农村地区耕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颁发进度,完善农村耕地流转市场,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农地入市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是经营型的建设用地,二是必须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为了解决违法违规问题,政府需要夯实土地权能,改革征地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制度和保障就业制度。农业创富者们希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一个统一的交易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土地流转。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宅基地作为农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为农民进城提供资金。然而,在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宅基地的流转仍受到限制。应允许农民通过市场流转方式出让承包地、房屋和合规面积的宅基地,并获得财产收益,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尽管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主线之一,但目前宅基地管理仍停留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框架内。从物权平等的角度看,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体范围缺乏正当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