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购销合同防范欺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法律知识

签订购销合同防范欺诈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2-04

 
55928

合同对方的履约能力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该对合同对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如果合同对方缺乏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即使合同签订得再好,也是一张废纸。因此,了解相对方的资信是非常重要的。

合同签订主体的资格

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确保合同签订主体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有的主体可能没有签订合同的资格,或者伪造虚假的资格,例如使用旧的营业执照、假授权书或假章等。此外,有的代理人可能擅自超越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购销合同。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该对签订主体的资格进行核实。

合同标的的合法性

合同标的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不能涉及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的物品。否则,合同将无效。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确保合同标的的合法性。

履行方式的明确性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履行方式,包括送货还是拿货、运输费用、风险承担等。有的合同方可能故意在履行方式上模糊其规定,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随意履行,从而给对方造成损失。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履行方式,以避免争议。

合同标的质量的明确性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合同标的的质量和检验问题,包括标准和方法。如果质量和检验标准和方法不明确或含糊不清,作为购方就会承担很大的质量风险,并容易导致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合同标的的质量和检验标准和方法。

结算问题的明确性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付款期限和付款方法。有的购方可能故意将结算条款写得含含糊糊,在签合同时承诺及时付款,但在拿到货物后却以各种理由推迟付款,这会给销方造成损失。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结算问题,以避免违约。

违约责任的明确性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违约责任。有的销方可能认为写明违约责任会引起对方不满。然而,应该反过来思考,如果对方连可能违约的责任都不愿意签订,那么对方的履约诚意就值得怀疑。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违约责任。

以上是购销合同签订中常见的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实际签订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具体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慎重订立合同。

延伸阅读
  1.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
  2.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
  3. 案情
  4.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5. 担保合同漏洞和欺诈防范措施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2.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3.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4.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5. 伪装诈骗:警惕陌生人的金钱关系
  6.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7.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