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29
合同债权质押的法律效力应包括被担保的主债权的范围。根据各国立法规定,被担保主债权的范围通常包括债权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包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等。质权人在质押合同债权优先受偿时,可以优先获得上述主债权和各项费用的偿还。如果出质债权金额超过了质押担保范围,质权实现后,质权人应退还超过部分给出质人;如果不足部分,质权人可以向主债务人追偿。当然,根据意思自治的原则,当事人可以在质押担保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合同债权质押产生的质权是质权人基于担保目的而对出质债权之交换价值排他性支配的权利。这主要体现在对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的约束。
(1)对出质人的约束及界限
合同债权设质后,出质人不得取得、转让、免除或放弃出质债权;不得就出质债权主张抵销;也不得以清偿期限的延长或利率的降低等方式变更出质债权的内容,以损害质权人的利益,但经质权人许可者例外。约束出质人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质权人的利益。因此,在不损害质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对出质人的约束应当适度放宽。
(2)出质人对第三债务人的催告义务
在质权存续期间,出质人不得向第三债务人单独请求偿付,但这可能导致出质债权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丧失胜诉权。因此,为了延续诉讼时效、保全出质债权,出质人应采取中断诉讼时效的措施。鉴于出质债权的特殊性,出质人及时向第三债务人发出催告是合适的。
第三债务人是出质债权的债务人。合同债权质押对第三债务人的约束表现在:
(1)对第三债务人清偿行为的约束
第三债务人接受出质通知或就出质事项作出承诺后,不得单独为清偿行为。他应当与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清偿,或在经出质人与质权人一方同意后方可单独清偿。
(2)对第三债务人抵销行为的约束
第三债务人接受出质通知或就出质事项作出承诺后,如果取得对出质人享有的债权,不得主张以该项债权抵销出质债权。如果第三债务人对出质人享有的债权是在接受出质通知或就出质事项作出承诺之前取得的,如果未告知质权人,也不得抵销;但在已明确告知质权人的情况下,可以视为质权人自愿放弃对第三债务人的约束,第三债务人可以主张抵销。后果由质权人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