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质押是什么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06
什么是合同债权质押?合同债权质押有何法律效力?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分析。
合同债权质押的定义
合同债权质押是指为确保某一债权能够得到实现,债务人或第三方将其所拥有的合同债权作为质押标的,向债权人设立质押的行为。
合同债权质押的有效条件
合同债权质押的有效条件在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设定合同债权质押应当有选择地借鉴与我国担保立法相近的外国债权质押制度,并运用“契约自由”原则来合理确定合同债权质押方式,以确保质押的合法有效性,避免成为形式主义。
合同债权的合法有效性
合同债权作为质押标的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债权。首先,不存在、无效或已消灭的合同债权不能作为质押标的,质押将无效。其次,存在法律瑕疵的债权也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例如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债权。这类债权在被变更或撤销之前,其效力是不确定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最终会给质权人带来风险。最后,诉讼时效已届满的债权也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这类债权中,质权人主张第三方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请求无法得到法律保护,担保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
合同债权的可转让性
设定质押的合同债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这是由质权最终实现方式决定的。当主债务人违约,债权未得到清偿时,质权人作为质权人就获得了出质债权的请求权,要求第三方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这意味着出质债权的权利主体发生了变更,质权人成为第三方债务人的债权人。这与债权转让没有区别。根据各国法律规定,不具备可转让性的债权不得转让。
合同债权的特定性
合同债权作为质押标的的特定性有两方面。首先,设定质押时,用于质押的合同债权必须已经发生或其数额已经确定。如果约定用于质押的债权处于不确定状态或虽已发生但数额尚未确定,将会影响被抵押担保债权的实现。因此,附带条件的债权在条件成就之前并不具有特定性,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其次,用于质押的债权所代表的财产必须是特定的。如果债权所代表的财产不具有特定性,在实现质押债权时,质权人无法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得出质人的特定财产而得到偿还。
合同债权的抗辩权
用于质押的合同债权必须是债务人不享有抗辩权或自愿放弃抗辩权的债权。这主要体现在基于"双务合同"而产生的债权。在"双务合同"中,如果债权人行使债权以其自身先履行债务为前提条件时,债务人有先履行的抗辩权;如果债权人行使债权以其自身同时履行债务为条件时,债务人有同时履行的抗辩权。债务人行使这些抗辩权将直接限制质押债权的处分,影响所担保主债权的实现。因此,在双务合同中,基于先履行或同时履行对等义务而产生的债权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但债务人自愿放弃抗辩权则不受此限制。对于基于已履行自身义务且符合约定而产生的债权,则可以作为质押标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已经失去了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