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要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种类法律知识

合同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要点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8-03

 
54404
在合同签订之后,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但是很多人在签订合同之后不知道这两种审查是什么意思。合同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要点分别有哪些?不知道的人往往会吃亏,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要点

一、形式审查要点

1. 形式及审批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常见问题:

(1) 会签表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不清楚、与合同内容不一致。

(2) 未按公司要求使用公司制定的范本。

(3) 缺乏立项审批、超标审批;合同内容超出所依据文件的内容范围。

(4) 合同相对方的选择方式不符合规定(如:应当招投标的项目,没有进行招投标)。

(5) 流程选择不符合权限分工的要求。

(6) 缺乏合法有效的授权委托书。

2. 报审资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常见问题:

(1) 审查报审资料不完整,缺少合同附件、立项审批文件、招投标评审结果文件、对方资质证明等。

(2) 合同的标的种类、数量与审批文件有偏差;中标单位与合同相对方主体不一致等。

(3) 未按要求提供资料原件;合同相对方营业执照复印件未加盖公章等。

二、实质审查要点

1.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的常见问题:

(1) 不具备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且未经法人授权;

(2)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

(3) 营业执照过期或未通过年检;

(4) 连续两年未年检被工商吊销营业执照;

(5) 对于特殊行业的主体,不具有从事合同项下行为的资格(建筑承包资质共四级,只能承包与其级别相符的工程,通信类、供电类还要经过特定审批)。

2. 相关知识: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常见问题:

(1) 引用已失效的法律法规(如:“本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订”)。

(2) 约定一方严重违约时对方可以解除合同,但没有明确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严重违约。

(3) 约定了构成违约的条件,但没有相应明确违约责任追究的具体方式。

(4) 约定的检验、考核周期过短,实际不可能做到。

(5) 标的条款缺少名称、规格、型号、性能等信息。

(6) 未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约定,造成权利义务不明确。

延伸阅读
  1. 厂房租赁合同的审查要点
  2. 租房转租是否需要房东同意
  3. 看房时要注意什么,有哪些房子是不能购买的
  4. 合同的合法性审查的要点是什么
  5. 委托代理合同有什么签订要点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