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的概念与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要约法律知识

要约的概念与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9-18

 
52622
要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合同,要约是指要约人向被要约人发出邀请,被要约人同意邀请的,要约就成立,双方签订合同,要约生效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那么要约的概念与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要约的定义和意义

要约,也被称为发盘或发价,在商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要约的目的是为了订立合同,发出要约的人被称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人被称为受要约人或相对人(如果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则称其为承诺人)。

要约的法律约束力

要约作为订约的意思表示,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根据《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的意思表示必须“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拘束”。因此,要约发出后,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要约人必须受要约的内容拘束。除非依法律规定或受要约人的同意,否则不得变更、撤销要约的内容。一旦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合同即宣告成立。

要约成立的条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内容具体确定

(1) 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要约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不论其为自然人还是法人。然而,发出要约的人必须是特定的,即人们能够确定发出要约的是谁。只有这样,受要约人才能对之承诺。

(2) 要约的内容必须包括足以决定合同内容的主要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是订约双方协商一致的关键。因此,要约必须包括能够足以决定合同主要条款的内容。

2. 表明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要约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当事人发出要约是为了与对方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在其意思表示中表明这一意愿。任何不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都不构成要约。要约可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发出。口头形式适用于即时清结的合同,而书面形式适用于采用交换信函、电报、电传和传真等文字形式的要约。

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形

根据情况,要约可能不得撤销的情形包括:

1. 确定了承诺期限

如果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就意味着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放弃了撤销权。要约中可以明确规定承诺期限,例如:“6月7日后价格及其他条件将失效”。在这种情况下,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2. 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要约可以明示表达不可撤销的意愿,例如:“我方将保持要约中列举的条件不变,直到你方答复为止。”或者直接表明“这是一个不可撤销的要约”。然而,仅仅称要约为“确定的要约”并不等同于不可撤销。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并不意味着要约永远有效,如果受要约人在合理时间内未作答复,要约将自动失效。

3.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如果要约要求受要约人以行为作为承诺,并且受要约人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那么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例如,“款到即发货”或“如同意,请尽快发货”。除了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外,还需要受要约人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必要的准备,例如购买原材料或筹备货款等。

延伸阅读
  1.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法定概念和分类
  2. 商号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3.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4. 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指令及其类型
  5. 诉中保全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买卖汽车合同
  2. 自动售货机的承诺方式
  3. 保密协议
  4.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
  5.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6. 保密协议
  7. 案例回顾: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