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20
要约邀请的有效性取决于要约接受。法律认为要约邀请只是对他人提出要约的建议,因此邀请人可以随时取消或修改要约邀请。
然而,如果当事人表示受要约约束,那么他们也可以表示受要约邀请的约束。
要约邀请不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在于邀请人没有违反要约邀请中的有效承诺,或者要约邀请没有产生任何缺陷的意思表示。是否存在责任取决于合同的连续过程。例如,甲方向乙方发出要约邀请,但要约邀请存在欺诈内容,乙方因被蒙蔽而错误地发出要约,甲方接受并承诺形成合同。这个合同的缺陷在于要约人的意思表示,当事人根据原始要约邀请达成协议,该合同可以被视为可撤销的合同处理,撤销后甲方(邀请人/承诺人)承担缔约责任。因此,要约邀请的不真实或违法情节也可以构成缔约责任。然而,要约邀请本身不会构成违约责任。一旦要约邀请的内容通过要约进入合同,当事人的不履行将构成违反合同责任,而不是违反缔约时应遵循的互相保护义务构成的缔约责任。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并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在发出要约邀请后,要约邀请人可以撤回邀请,只要没有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