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24-12-2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婚姻关系的延续并不会导致婚前财产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这一解释废除了之前与现行法律相冲突的司法解释。
过去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夫妻双方共同生活达到一定期限,一方婚前所有的财产将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然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仍归一方所有,除非双方有特别约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与婚姻法保持了一致。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在进行重大处分共同财产时,应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即将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夫妻双方都有权处分共同财产。如果是因日常生活需要而作出处分决定,任何一方的决定都代表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然而,如果是对共同财产进行重大处分,双方必须协商一致。此外,司法解释还规定,如果对方有理由相信夫或妻的表示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者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无效婚姻制度和可撤销婚姻制度,并明确规定了无效婚姻的情形。那么,谁有权利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或撤销婚姻呢?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宣告婚姻无效:重婚、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且未治愈、未达到法定婚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进一步明确了有权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和请求撤销婚姻的主体。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和基层组织都可以提出;以其他理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只能由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提出。
修订后的婚姻法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应当补办结婚登记。然而,对于未补办结婚登记却起诉要求离婚的情况,婚姻法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填补了这一空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于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情况,应按照事实婚姻处理。
司法解释规定,对于不属于事实婚姻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男女双方未登记却起诉要求离婚,法院应告知他们在案件受理前应补办结婚登记。如果补办结婚登记,从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时起,他们的夫妻关系将被认可,并按照离婚诉讼进行处理。如果不补办结婚登记,将按解除同居关系进行处理。这与以往对未经登记的情况一律按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处理的做法不同。
修订后的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面临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个人财产中提供适当帮助,包括住房等。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如果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属于生活困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指出,“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的基本生活水平。一方可以通过提供住房,无论是居住权还是所有权,来帮助生活困难的一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无过错方在离婚一年后才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法院将不予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如果无过错方提出离婚并请求损害赔偿,必须在离婚诉讼中同时提出。否则,将视为对该权利的放弃。在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中,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出该请求,也可以在应诉离婚时一并提出。如果无过错方在离婚诉讼进入二审程序时才提出该请求,法院应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探望权是修订后的婚姻法新增加的内容。那么,在婚姻法修改前离婚的父母是否有权利探望与自己不共同生活的子女呢?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如果生效的离婚判决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可以单独提起诉讼,法院应受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还规定,如果行使探望权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中止探望权的行使。待中止情形消失后,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如果夫妻因“第三者”介入而离婚,无过错方只能向自己的配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而不能向“第三者”提出。
根据新的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一方有过错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关于如何行使这一请求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做出了明确规定。首先,这项请求只能由无过错方向自己的合法配偶提出,不能向婚姻关系以外的其他人提出。其次,请求必须基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离婚。如果无过错方不提出离婚请求或者法院不准离婚,就无权提出此类损害赔偿请求或请求将不被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明确规定,婚姻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根据现行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被禁止的。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在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的情况下,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和调解。对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对于提出请求的受害人,公安机关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于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的婚姻法中的“同居”一度被误解为包括重婚和婚外恋。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在非夫妻名义下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与重婚和婚外恋是不同的。重婚是犯罪行为,指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同居应以婚姻名义,受刑法约束。婚外恋和通奸属于纪律和道德谴责的范畴。判断是否为“有配偶与他人同居”要考虑双方关系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居住生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