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赠予房产后还能不能撤销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4
赠与房产在现实中主要发生在父母子女关系中,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因素,当事人可能会想要撤销赠与,那么这样的赠与撤销能否实现?父母赠予房产后还能不能撤销?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如下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父母赠予房产后是否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合同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人,并由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在财产权转移之前,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然而,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则不适用该规定。
《民法典》对赠与撤销的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然而,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根据法律规定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则不适用该规定。
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条件
如果受赠人满足以下情形之一,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二)未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三)未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法定撤销与任意撤销的区别
法定撤销是指在赠与合同成立后,当具备法律规定的情形时,赠与人或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与任意撤销不同的是,法定撤销必须依法规定的事由,并且只要具备法定事由,无论赠与合同以何种形式订立、是否经过公证证明、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以及赠与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都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撤销赠与的合法权益
赠与旨在使受赠人获得利益,如果受赠人对赠与人进行伤害或其他不忘恩负义的行为,法律应赋予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情形,都涉及受赠人的违法行为或违反赠与合同约定的行为。赠与人依法撤销赠与的权利,是法律对赠与人进行必要保护的内容。
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得撤销
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论以何种形式订立、是否经过公证,以及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赠与人均不得任意撤销。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指为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而进行的赠与。这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能任意撤销。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由于当事人之间存在道义上的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义不符。因此,这类赠与也不得由赠与人任意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