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单证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2-08
保险合同的要素和风险管理
保险合同的要素
根据《保险法》第二章第19条的规定,保险合同应当包括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名称和住所。投保单和保险单作为保险合同的组成部分,不仅明确了合同当事人和补充人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最大诚信原则,还直接关系到保险人对于投保标的核保,决定其风险对应的价格,并做出再保安排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活动。
风险要素的采集和管理
随着风险管理专业化的发展,根据保险法的规定,需要在投保单上增加关键风险要素的采集。例如,被保险企业的企业代码(或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被保险标的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门牌号码、周围环境(是否有丘陵,加油站,机场)等。这些风险信息直接影响着对标的风险程度的评估。同时,对应于投保单、保险单上要素的细化,应完善理赔单证上的风险要素,可以按照“地震”、“洪水”等出险原因调取理赔相关数据,与承保数据等一同进行统计分析,为产品开发提供定价依据。保险单证信息的完整性还将是应用巨灾模型所必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联系方式的完善
考虑到巨灾发生时的群死群伤较多的特点,在投保单上应借鉴信用卡的做法,即除了合同当事人自身的联系方式之外,再增加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以便于灾后可以多方联系,核实被保险人的状况,主动提供保险服务。行业应在统一的产品框架标准基础之上,考虑上述配套的保险单证标准的确定。
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的安全性
作为巨灾产品提供者之一的保险公司,在向社会提供巨灾保险保障的同时,应关注自身的安全性。这包括对经营机构的建筑风险评估,从业人员在应对巨灾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紧急预案的制订、完善和演习,承保、理赔、财务档案的管理,经营数据的保管及备份,必要的抗灾物资储备,以及应对巨灾的查勘作业设备的配置等等。
风险管理的专业价值
只有具备更高的风险意识及应对准备,保险公司才能体现其风险管理的专业价值。面对巨灾,商业保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保险服务,发挥其自身应有的作用。保险公司应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巨灾的能力,确保业务的稳健运行,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保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