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转移的两类形式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法律知识

监护权转移的两类形式是什么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20

 
43373
父母对于子女有监护权,但是当监护权转移的时候有两种形式,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很多人对于这两种形式指的是什么没有清楚的了解,关于这点大家可以通过本文来看看。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监护权转移的两类形式

一、依法或依习惯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这类情况主要是基于“公”的事项(或公权力的介入)而导致的监护权转移,或监护权的强制性转移。关于监护权的强制性转移,我国法律未作规定,但在实践中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未成年人的强制劳教,实际上就使未成年人原来的监护转为国家机关的监护。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不构成监护权的转移,国家机关承担的只是一种管理责任。诚想,未成年人被强制劳教,又如何让他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不允许为未成年人监护留下空白的法律原则下,只能推定国家机关此时除负有管理职责外,还应当承担该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

1、依法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此种情况下,法律的规定是导致监护权转移的根本要素。当监护权的行使过程行进到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监护权即时发生转移。如被监护人被他人收养、父母离婚后子女随父或随母一方生活、被监护人依法被收容教养等。

2、依习惯不需要专项委托即可发生监护权转移的情形

此种情形主要针对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而言,如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等公益性机构。

3、福利机构的监护职责

二、基于特别委托才能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监护的转移,尤其涉及非公益性事项的监护权转移个案,应通过专项委托的方式才能实现。这类监护权的转移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情况,其监护事项、监护人和受托人的状况千差万别,其监护权的转移亦存在着差异。

第一、监护事项的特定性。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地委托他人履行,但实际上均得以具体事项确定之。如基于旅游、特种教育、未成年人探亲的护送、被监护人的陪护等等。

第二、监护人应与受托就监护事项达成协议,通常这种协议应采用书面的形式。但并不排除口头形式的适用。采用口头形式的,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的,同样可以确认当事人之间的监护权转移。

第三、受托人必须具备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或资格。受托人在委托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监护职责。

延伸阅读
  1. 四岁男童朱*兵能否代替母亲继承姥爷的财产?
  2. 离婚后的监护权和抚养权
  3.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
  4. 妹妹离婚案件中的争议与纠纷
  5. 一、监护权终止的情形

子女抚养热门知识

  1. 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财产归属的约定
  2. 婚前协议的有效条件
  3. 未婚孩子抚养权能在异地开庭吗
  4.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5. 抚养权和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6. 抚养权与监护权的分离问题
  7. 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律师解读与分析
子女抚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