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31
根据地方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违章建筑可以分为狭义上的违章建筑和广义上的违章建筑。狭义上的违章建筑是指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广义上的违章建筑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违法建筑。
需要强调的是,违章建筑是一个专有名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是简单地由违章和建筑两个词组成的,不能仅根据违章一词的涵义来推断违章建筑的涵义。关键在于对违法建设行为应予以法律制裁,而违反规章制度建设的行为除造成特定后果外,不应受到法律制裁。迄今为止,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将违章建筑定义为违反规章制度建造的建筑物。
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违章建筑是指在城市规划范围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规定进行建设,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的建筑。要认定一座建筑为违章建筑,需要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只有市政规划管理部门才有权认定违章建筑。
在《国家规划法》颁布之前,对于已建成的企业厂房是否认定为违章建筑,应按照不溯及既往原则,使用1984年1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来认定,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根据2001年的《拆迁条例》,对于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拆迁过程中不予补偿。这意味着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并非所有违章建筑都会被全部拆除且不予补偿,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依法应当拆除的违章建筑,应予以拆除且不予补偿。对于拆迁公告前可以补办手续的违章建筑或手续不全的房屋等,应查明事实并妥善处理。对于应予补偿的情况,应根据房主的实际损失确定补偿标准,目前尚无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