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作假的后果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7
法律援助是国家政府对经济困难和其他情况下没有能力聘请律师的人士提供的一项服务,对于公民来说使其能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但是也有的人就利用这个漏洞向法院提供虚假信息的法律援助申请,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办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作假的后果做出简单的讲解。
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和作用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导致无法通过常规法律救济手段保护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势群体而设立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该制度旨在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促进司法公正。根据法律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书面告知理由。对为不符合条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受到刑事追究。
终止法律援助的情况
如果受援人在受援过程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援助条件,法律援助将被终止。此外,如果受援人的案件终止审理、撤销或自行委托其他代理人,也会导致法律援助的终止。
申请法律援助作假的后果
如果受援人提供虚假材料以骗取法律援助,除了法律援助服务被终止外,当事人还将面临相应的处理。
法律依据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如果申请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不齐全,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或说明。如果申请人未按要求补充或说明,将视为撤销申请。对于需要查证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法律援助机构有权向相关机关和单位进行查证。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于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纪律处分:1. 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绝为符合条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2. 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收取财物;3. 从事有偿法律服务;4. 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对于收取财物的情况,司法行政部门将责令退还;对于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违法所得,将予以没收;对于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情况,将责令追回。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