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的特点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3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教唆犯本身可以参加某种犯罪也可以不参加,并同时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通过他人去实施或帮助实施犯罪。那么,教唆犯的特征是怎样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为您答疑解惑。
引起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
教唆犯是通过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犯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通过引导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于未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
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教唆犯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教唆犯罪。即教唆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进一步实施犯罪,同时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教唆人由于言辞不慎,无意间引起他人的犯罪意图,并导致犯罪的发生,不能认定其为教唆犯。
以上是教唆犯的特点,包括引起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和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唆犯罪的本质及其在法律中的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