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死者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有权分配死亡赔偿金。因此,出嫁的女儿有权分配死亡赔偿金,但具体分配比例需由近亲属协商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以二十年为计算基准。然而,对于年满六十周岁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岁则减少一年的计算期限;对于年满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则按照五年为计算基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规定,赔偿权利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如果符合条件,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述原则确定。
死亡赔偿金与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有关。如果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较好,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数会较高,从而导致死亡赔偿金的总数较高。
在同一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往往不一致,并可能存在巨大差别。因此,法律规定农村户口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收入标准获得赔偿死亡赔偿金。死者的近亲属可以根据条件积极争取该赔偿。
死亡赔偿金与死者的生理年龄有关。年龄较大的受害人根据生命存在的特征,不适宜获得较高额的死亡赔偿金。因此,国家法律将死亡赔偿金的年限与人的年龄联系起来,年龄越大,所获得的死亡赔偿金就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