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企业无力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应对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债务企业无力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应对问题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3-07

 
429414
履行不能是指在一定的情况下,合同的一方不能够按照相关合同中的规定履行义务。履行不能的情况有很多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债务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在债务人的独立民事主体资格尚存的情况下,若债务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债权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查清债务人是否拥有可资保全的不动产。
  2. 如有不动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对其不动产进行保全,通过诉讼途径实现债权。
  3. 查清债务企业是否有履行债务能力的分支机构。
  4. 若以上两种情形均无法实现债权人权利,可以申请进入债务人破产还债程序进行救济。
  5. 在查清债务企业存在对外到期债权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请代位请求权,以债权人自身名义直接主张权利。

二、债务企业的对外抵押行为导致债权人权利无法实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法发(1994)2号文件的规定,当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且将其全部财产抵押给其中一个债权人,导致债务人无法履行其他债务并侵犯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时,债务人的抵押行为应被视为无效。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确认该行为无效,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三、债务企业被撤销后债权人利益实现的法律应对问题

债务企业的撤销分为企业性质的撤销和行政性质的撤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法复(1994)4号文件的规定:

  1. 企业开办的企业被撤销、歇业或者视同歇业后,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债务承担问题。
  2. 如果企业开办的企业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在实际上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应以其经营管理或所有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 如果企业开办的企业已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达到法规规定的数额并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应认定其具有法人资格。但如果该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开办企业应在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
  4. 如果企业开办的企业虽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没有投入自有资金或投入的自有资金不达标,且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应认定其不具备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开办单位承担。
  5.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实际上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可根据已查明的事实,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综上所述,债务企业无力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可以分为企业无力承担的情况和债务人丧失偿还能力的情况。如需进一步咨询,请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1. 申请企业破产的情况
  2. 破产重整申请撤销后的法律责任
  3. 职工是否有权终止企业破产重整程序?
  4. 债务人申请重整的条件
  5. 主体资格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责任
  2.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及原则
  3. 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
  4. 公司对外担保未经股东会决议
  5. 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6. 欠款人死亡与债务清偿责任
  7. 个人债务危机的法律处理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