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对存货计价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组织法律知识

国际上对存货计价的规定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6-11

 
428443
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也就不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做出了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等其他方法记账。

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的规定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2号的规定,后进先出法已被取消。目前,欧盟、香港、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已经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在朝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方向进行修订。

存货计价方法的一致性

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存货计价方法的规定上趋同。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方法的规定体现了这一点。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

企业在选择具体的存货计价方法时,通常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真实、客观地反映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价值;按实际价格计价入账;充分考虑决策风险,以规避风险、缩小损失范围,实现风险收益最大化。

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引起的存货价值差异主要通过销售成本的不同反映出来。

1. 个别计价法

2. 先进先出法

3. 后进先出法

4.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5. 移动加权平均法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时,本期销货成本是在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被广泛采用。然而,采用这两种方法可能使当期计算得出的销售利润大于实际销售利润,从而可能损害前后两个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后进先出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存货实物流和收入流的不一致

后进先出法假定以最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然而,一般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转是“先进先出”的,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导致实物流和收入流的不一致。

增加会计工作量

后进先出法在存货核算中较为复杂,尤其是当存货品种繁多、规格复杂且采用永续盘存制度时,会增加会计工作量。

不合理的现金支出和存货积压

采用后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通常由多个价格构成,当本期销售数量大于本期购入数量时,采购成本中包含了前期低价购入的存货,导致现金支出较多。此外,后进先出法还会增加期末存货的价格层次,积累不必要的库存,不利于存货周转。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使用,要求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对于生产周期较长、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上市公司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以使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当时的价格,真实地反映企业期末资产状况。然而,在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下,先进先出法会增加所得税支出。后进先出法虽然能够减少所得税税负,但同时会导致较低的净利润,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奖励报酬。因此,从内部管理和业绩评价的角度出发,采用先进先出法比采用后进先出法更为合理。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将对企业的利润、期末存货估价、税收负担和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增强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使用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延伸阅读
  1. 房地产公司拆迁补偿费的核算方法
  2.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含义和计量基础
  3. 企业现金收支规定及操作流程
  4. 房子抵押贷款注意事项有哪些
  5. 工程预收款的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按提单收货人的抬头划分
  2. 根据我国反倾销法律的规定,除了调查机关自主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情形外,在其他情况下,反倾销调查应当在收到由国内产业或者国内产业的代表提出的书面申请之后发起。
  3.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
  4. 外贸出口程序详解
  5. 只报关不退税的法律问题解析
  6. 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7. 海关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由什么部门监督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