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核定基数形成欠费的用人单位补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法律知识

已核定基数形成欠费的用人单位补缴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3

 
427595

根据我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规定,对于2011年6月30日前已核定缴费基数但未按期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形成的欠费,用人单位经与地方税务机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后,可以补缴欠缴养老保险费。补缴的滞纳金按欠费之日起每日加收0.5‰。

清欠补费原则

根据清欠补费原则,应按照欠费时间顺序,先补缴先欠费的年份。

应保未保的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补缴

对于整体未参保的用人单位,应从单位注册成立之日起为职工全员参保。对于需要补缴在单位期间养老保险费的职工,补缴起始时间不早于我省规定不同性质企业原职工身份实行个人缴费起始时间。具体补缴起始时间为:劳动合同制职工为1986年10月,原临时工为1990年3月,原固定工为1993年1月,乡镇企业职工为2003年1月。

对于用人单位未及时为职工办理参保造成应保未保的情况,用人单位或个人可以提出书面补缴申请,并提交申请补缴期间与被保险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以及工资收入凭证等材料。经确认后,从规定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之月起,补缴在单位期间的养老保险费。

职工参保缴费后中断缴费的补缴

对于参保缴费后中断缴费的职工,单位或个人可以申请补缴在单位期间的养老保险费。具体补缴起始时间按照我省规定不同性质企业原职工身份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起始时间来确定。对于原行业统筹企业的原固定职工,按照原行业开始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起始时间补缴养老保险费。

对于应保未保和中断缴费人员,需要一次性补清在单位工作期间应保未保或中断期间的养老保险费。对于补缴2011年6月30日前单位缴费部分(灵活就业人员12%部分),还需要加收滞纳金。

补缴基数参考相应年份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根据《通知》的规定,补缴1989年底以前养老保险费时,以1990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进行补缴。补缴1990年至建立个人账户前养老保险费时,按照相应年份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进行补缴。补缴建立个人账户以后养老保险费时,如果能提供原始职工工资收入,应以职工实际工资收入为基数进行补缴,但不低于补费年度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且不超过300%。如果无法提供当年工资收入,可以选择按当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或60%为基数进行补缴。1995年及以前单位缴费比例为18%,个人缴费比例为3%;1996年以后按当年实际缴费比例进行补缴。

单位欠缴社保向哪投诉

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有关社会保险费征缴的违法行为有权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并按照规定处理,并保护举报人的隐私。

社会保险的内容

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为企业工资总额的20%左右,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并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失业保险: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费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为本人工资的2%。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由企业缴纳,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征收标准为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乘以行业差别费率,目前平均工伤保险费率一般不超过1%。

用人单位未买社保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对于未办理社保登记或欠缴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社保机构有权处罚。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对于不办理社保登记的用人单位,社保机构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对于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以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可以处以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未缴或欠缴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社保征收机构可以申请有关行政部门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并通知其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同时,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随时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请求经济补偿。对于逾期不支付经济补偿的,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相关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有权请求民事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发生争议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延伸阅读
  1. 大额医疗互助资金的缴纳
  2. 工伤险是工资基数的多少
  3. 缴费基数比实际工资少工伤赔偿怎么办
  4. 社保交纳问题解析
  5. 农村养老保险补交的办理

保险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保险经纪人的定义和资格要求
  2. 建行被罚30万,涉嫌什么违法行为
  3. 垫付医疗费保险公司不全额赔是否合法?
  4.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及补缴流程
  5. 土地保险赔偿不合理怎么办
  6. 卡车侧翻货物损坏只有交通强制保险如何赔偿
  7. 失业保险怎么申领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