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承诺的必要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合同中承诺的必要条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4

 
425388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发现在合同中,如果要约规定承诺期限,则承诺应在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如果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则承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合同上承诺应具备哪些条件,以及合同法上承诺的定义。

作为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关键要素,承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由受要约人作出承诺

承诺必须由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受要约人是要约人选择的交易对方,只有受要约人才能获得承诺的权利。其他第三方没有权利进行承诺,他们的行为只能被视为对要约人发出的要约。然而,如果合同建议是向不特定人发出的,并且该建议可以构成要约,那么任何不特定人都可以作出承诺。但实际上,最终能够作出承诺的仍然只能是特定的人,比如悬赏广告。

2. 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

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是受要约人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表示,因此必须向要约人作出。如果承诺不是向要约人作出,则不能视为有效的承诺,无法达到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目的。

3.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承诺的核心要素是与要约完全一致的同意。受要约人如果希望与要约人签订合同,就必须在内容上与要约完全一致,否则要约人可能会拒绝受要约人,导致合同无法成立。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中对要约的内容进行扩张、限制或变更,那么这不会构成有效的承诺,而应被视为对要约的拒绝。不过,如果同时提出了新的要约,称为反要约,只是简单回答同意的情况并不常见,因此需要对受要约人的承诺进行分析。

如果只是形式上的表述不同,而实质上是一致的,那么承诺的效力不应被否定。如果承诺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条件,就需要分析这些新条件是否实质上改变了要约的内容。如果没有实质上改变要约的内容,那么应视为对要约的承诺。如果实质上改变了要约的内容,那么就不应视为承诺,而应视为对要约的拒绝,并可能构成反要约。

4. 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如果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那么承诺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如果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那么承诺应该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如果承诺期限已过或超过了合理期限,那么就不能再作出承诺。此时,承诺不能被视为有效的承诺,而只能视为一项新的要约。原来的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约束,他可以不接受受要约人的要约,当然也可以接受。如果接受,那就是受要约人对要约人的要约。

合同法中对承诺的定义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表示缔结合同的意思。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在商业交易中,承诺与“发盘”、“发价”等相对应,也可以称为“接受”。通常情况下,一旦承诺生效,合同即告成立。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承诺的撤回条件
  2. 手写承诺书的法律效力
  3. 承诺的撤回及其限制
  4. 房屋买卖合同的特别注意事项
  5. 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6.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7.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