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由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随后又在其他地方就合同的未尽事宜签订补充协议,但补充协议并未修改原约定管辖条款的,合同中约定管辖的条款的效力不因补充协议的签订而改变,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应当由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
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者约定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或者财产权益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以协议的方式选择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管辖法院。
协议管辖适用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其中,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产生的纠纷,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则涵盖了因物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而产生的民事纠纷。
协议管辖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当事人在协议时只能约定一审的地域管辖,不得变更级别管辖。如果将应由基层法院管辖的诉讼约定由中级法院或者高级法院管辖,或者相反,将会违背民事诉讼法有关审级的规定,导致审级混乱。
协议管辖限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不动产纠纷、港口作业纠纷和继承遗产纠纷等专属管辖案件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改变。
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要求,协议管辖必须以书面形式达成,口头形式的约定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民诉法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的书面协议可以包括书面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以书面形式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这意味着,现行司法解释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之外以书面形式达成管辖协议。
协议管辖适用于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性权益纠纷案件。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协议管辖的范围已经从仅限于合同纠纷扩大至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然而,与人身密切联系的婚姻、收养、监护、继承纠纷等案件仍不适用协议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