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寻思“非营利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机构法律知识

第一章 寻思“非营利性”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3-20

 
422104

一、短讯遐思

2004年12月27日,《法制文萃报》刊登了一则短讯,称我国公证机构设置将脱离司法行政层级。司法部部长张福森透露,明年将重点推动公证制度改革,实现公证机构执业的独立性、平等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公证法(草案)已经通过,预计明年出台。

二、哦,“非营利性”

通过查阅词典,我们了解到“非营利性”是指不谋求利润的性质。根据《公证法释义》和《公证法讲话》的解释,非营利性是指公证机构设立的宗旨是为了实现公益或一定范围内的公益,不以营利为目的。公证机构可以收费,但不能追求利益最大化。公证机构的收费应当符合成本、税费和报酬的要求。

第二章 咀嚼“法定公证事项”

四、诱惑力

法定公证事项指的是法律规定必须办理公证的事项。如果对法定公证事项不办理公证,相应的经济和民商事活动将无效。立法确认法定公证事项将为公证机构提供保障,特别是对收入较低的公证机构来说,将增加其生存条件。

五、翘首以待

在公证法未颁布之前,公证人员对法定公证事项的立法非常期待。然而,具体事项是否公证取决于社会需求、事项本身性质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立法确认法定公证事项是有前提和条件的,不是想立法确认就能立法确认的。

六、泄气

曾草拟的法定公证事项大多不具备法定公证的特征,已由相关行政法规或规章确认,无需再通过公证立法重复确认。因此,对不符合法定条件和特征的事项,无论怎么期待立法确认,结果也将落空。

公证法的法定公证事项取消引发的讨论

一、取消法定公证事项引发的疑问

在《公证法》颁布之后,原本期待的法定公证事项被取消,只确认了法定公证的基本原则。这使得原本期待公证立法确认具体法定公证事项的人们感到失望。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议论和猜测,有人认为司法部没有权力,有人认为司法部的领导不得力。对于取消法定公证事项的原因,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二、公证法给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带来的其他利益

尽管法定公证事项未能在公证立法中得到确认,但是《公证法》还是给予了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其他有利之处。这些有利之处虽然受到取消法定公证事项的影响,但仍然值得肯定。

三、公证立法的明智之举

尽管取消了法定公证事项,公证立法仍然是一项明智之举。无论人们对公证立法是否满意,既然已经立法了,就有了修改的条件和可能。大家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公证法更加完善。

四、法定公证事项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公证业的衰败

尽管取消了法定公证事项,公证业并没有走向衰败,而是继续存在并寻求发展。时间在继续流逝,公证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法定公证事项的取消并不会影响公证业的发展。

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的关系

五、公益性决定非营利性

无论是公民、法人还是其他组织,他们与社会公共利益有着必然的联系。申请办理公证的行为也是如此。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不仅对社会和国家具有公益性,而且对公证当事人和公证利害关系人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联系也具有公益性。因此,公证的公益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时,《公证法释义》也认为公证机构的设立是以非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益性决定了公证机构的非营利性。

六、公益性的受益对象范围

公益性所"益"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社会和国家,也包括公证当事人和公证利害关系人。公证机构通过公证活动保障公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护公证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公益性所"益"的对象范围包括广大的社会关系和个人利益。

七、公证当事人是非营利性的最大受益者

尽管公证机构的公益性所"益"的对象范围很广,但实际上只有公证当事人承担了公证费用。因此,公证当事人是非营利性的最大受益者。虽然公证机构的非营利性是基于公益性的,但最终落实到公证当事人身上。因此,非营利性对公证当事人来说是有利的。

公证的非营利性是否合理

八、公益性并不完全制约非营利性

公益性所"益"的对象范围广泛,而非营利性所"利"的对象范围较窄。由于公益性所"益"的社会成员众多,非营利性并不必然惠及公证当事人和公证利害关系人。因此,基于公益性就必须实行非营利性的观点并不充分。

九、公证费用的问题

虽然国家不应承担公证费用,但公证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全部费用是有争议的。公证费用是非营利性的,但对于公证人员来说,固定工资标准的报酬并不能保障其生活和发展。公证机构的报酬很难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这也是妨碍公证事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公证的非营利性在这方面并不合理。

十、公证的非营利性是否理所应当

基于以上分析,由公益性决定的非营利性并不完善,也不合理。公证的非营利性对公证当事人来说并不公平,因为他们需要承担公证费用。因此,公证的非营利性并不是理所应当的。

结论

尽管取消了法定公证事项,公证立法仍然是明智之举。公证的公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公证的非营利性并不完善和合理。公证当事人是非营利性的最大受益者,但他们需要承担公证费用。因此,公证的非营利性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关标签: 性质是什么意思
延伸阅读
  1.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含义
  2. 甲方(出租方):
  3. 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
  4. 第一审的审理公开性问题
  5. 贷款引发的房产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公证处的介绍
  2. 全权委托公证的法律效力
  3. 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概念和特征
  4. 最新房屋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法律意义
  5.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问题
  6. 移动公证:电子证据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7. 买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小游戏招商合同范本
  2. 广告招商合同范本
  3. 股东竞业禁止协议范本
  4. 委托还款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