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动物侵权法律知识

承担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4-29

 
421005

一、动物的饲养主体要明确

饲养动物的责任应当由特定的主体承担,饲养的实质是指保有人对动物的实际控制和支配。只有对于那些由特定主体饲养的动物,才能被视为饲养动物。饲养动物是指人工喂养、放养和管束的动物,即保有人能够有效占有和控制的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并不属于饲养动物,因为人们只是为其提供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并没有对其进行实际的占有和控制。此外,虽然所有人一般都是保有人,但在国家的情况下,“所有”并不等同于“保有”。例如,野生动物虽然归国家所有,但在野生状态下并不受国家的控制和支配,因此不属于国家饲养的致害动物。

二、动物的独立动作致害要求

动物的独立动作致害是指饲养动物在不受外力强制或驱使的情况下,基于其本身的危险而实施的自身动作。这些动作是基于生物学上的本能而做出的行为,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受到外界刺激,都属于动物自身的有意之动作。饲养动物的加害行为可以采取任何方式,包括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积极行为如咬、抓、踢、撞等动态的动作,消极行为如静卧、阻碍等静态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致害行为不一定要以常态的方式进行,有些非常态的致害方式也可以构成动物致害行为。因此,无论是直接接触加害还是非直接接触加害,积极的加害还是消极的加害,常态的加害还是非常态的加害,只要是动物的独立动作侵害他人,都应该由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三、人为介入因素对动物致害行为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有人为因素介入,仍然可以构成动物致害行为。根据人为介入因素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人为介入是损害结果的唯一原因:当行为人的意志直接支配了动物的行动,动物只是人侵权行为的工具时,不构成动物致害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一般侵权责任,如果损害后果严重,还可能负刑事责任。

(2) 人为介入对损害结果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不是唯一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构成动物致害行为取决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状态。行为人有故意和过失两种主观意志状态。对于过失介入,一般认为应当成立动物致害责任。至于当介入的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时候,能否构成动物致害行为存在不同的观点。

延伸阅读
  1. 向赌博人员放高利贷获取高额利息构成何种罪名
  2.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定义和要件
  3. 产品责任的法律性质与构成要件
  4.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
  5. 格式条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如何判断是哪一方
  2.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3.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4. 高度危险作业及责任概念解读
  5.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6. 高空抛物砸坏阳台玻璃:物业的法律责任分析
  7.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及补偿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