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的治安处罚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法律知识

犯罪预备的治安处罚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9

 
420537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会可能存在着犯罪预备的状态,犯罪预备如果说被抓住的话,一般情况是不会被判刑的,那么到时候所面临的治安处罚是如何进行规定的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犯罪预备的定义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被称为犯罪预备。要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

犯罪预备的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参照既遂犯的情节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

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预备犯的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以及顺利实施和完成犯罪的意图。(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这是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的关键区别。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指的是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该因素不足以阻碍行为人继续着手实行犯罪,并且行为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应认定为犯罪预备阶段中止。
延伸阅读
  1. 诽谤罪恐吓性骚扰的处罚是什么
  2. 16岁可以治安拘留吗
  3. 行政拘留不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4. 公民有义务接受传唤吗
  5. 盗窃100元以下如何处罚

犯罪热门知识

  1. 投毒罪的法律定义及特征
  2. 洗钱罪的既遂判多少年
  3. 持刀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4. 盗窃未遂如何处理
  5. 协助组织卖淫罪既遂量刑规定
  6. 未成年犯罪有未遂吗
  7. 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中的地位是什么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