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与盗窃罪的刑罚比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抢劫罪与盗窃罪的刑罚比较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7-19

 
418205
【为哪些偷窃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随着政府对抢劫罪的重视,抢劫所对应的法律也逐步改善,这不,2018年也来到了,那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何偷窃罪比抢劫罪判的刑要重?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加重处罚情节的认定

1.对于“入户抢劫”的认定,应注重审查行为人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入户后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实施抢劫,应认定为“入户抢劫”。而如果行为人经户内人员允许入户后临时起意实施抢劫,或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2.对于部分时间从事经营、部分时间用于生活起居的场所,行为人在非营业时间强行入内抢劫或以购物等为名骗开房门入内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对于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人进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场所之间没有明确隔离,行为人在营业时间入内实施抢劫的,不认定为“入户抢劫”,但在非营业时间入内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二、对“公共交通工具”抢劫的认定

1. “公共交通工具”包括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地铁、轻轨、轮船、飞机等,不包括小型出租车。对于实际从事旅客运输的大、中型交通工具,即使没有商业营运执照,也可认定为“公共交通工具”。接送职工的单位班车、接送师生的校车等大、中型交通工具,也视为“公共交通工具”。

2.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包括在运营状态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及司售、乘务人员实施抢劫,以及拦截运营途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对旅客及司售、乘务人员实施抢劫。但在未运营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实施抢劫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如果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手段对特定人员实施抢劫,一般应认定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三、对“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

认定“抢劫数额巨大”应参照各地认定盗窃罪数额巨大的标准,以实际抢劫到的财物数额为依据。如果行为人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明确目标,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抢到财物或实际抢得的财物数额不大,应同时认定“抢劫数额巨大”和犯罪未遂的情节,并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和未遂犯的处理原则量刑。

根据《两抢意见》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无法实际使用、消费的部分不计入抢劫数额,但应作为量刑情节考虑。通过银行转账、电子支付、手机银行等支付平台获取抢劫财物的,以行为人实际获取的财物为抢劫数额。

四、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对于“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应综合审查行为人是否穿着军警制服、携带枪支、出示军警证件等情节,判断是否足以使他人误以为是军警人员。如果行为人仅穿着类似军警的服装或仅以言语宣称系军警人员但未携带枪支、也未出示军警证件而实施抢劫,要结合抢劫地点、时间、暴力或威胁的具体情形,依照常人判断标准,确定是否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如果军警人员利用自身真实身份实施抢劫,不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应依法从重处罚。

转化型抢劫犯罪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主要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一般不考察是否既遂。但如果所涉财物数额明显低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并且不具备《两抢意见》第五条所列五种情节之一,不构成抢劫罪。所谓“当场”是指在盗窃、诈骗、抢夺的现场以及行为人刚离开现场即被他人发现并抓捕的情形。

如果行为人以摆脱的方式逃脱抓捕,暴力强度较小,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可不认定为“使用暴力”,不以抢劫罪论处。

如果在入户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在户内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构成“入户抢劫”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如果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其中部分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对于其余行为人是否以抢劫罪共犯论处,主要看其对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人是否形成共同犯意、提供帮助。如果存在一定的意思联络,对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人提供帮助或实际成为帮凶的,可以以抢劫共犯论处。

延伸阅读
  1. 发票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吗
  2. 怎么区分盗窃罪和抢劫罪
  3. 入室抢劫有数额标准吗
  4. 入室盗窃罪与入户抢劫罪的区别
  5. 关于入户盗窃转化为抢劫的几点看法

犯罪热门知识

  1.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2.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
  3.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
  4.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5.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
  6.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7.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