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的认定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防利益罪法律知识

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的认定标准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3-11

 
417981
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是指严重扰乱军事秩序行为的一种犯罪。那么,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情节严重、致使军事管理区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如果情节轻微,不足以构成犯罪,可以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处罚。

二、区分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两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相似,但主要区别在于:一是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事管理区秩序,后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二是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军事管理区,后者的犯罪对象是非军事管理区。

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的构成要素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法律规定只追究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员的刑事责任。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中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既可以是非军人,也可以是军人。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事禁区的正常管理秩序。军事禁区是指国家根据军事设施的性质、作用、安全保密的需要和使用效能的特殊要求,在依法划定的一定范围的陆域、水域和空域采取特殊措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军事禁区的保护是为了保证军队作战、训练、战备、科研等军事活动正常进行,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抵御外来侵略。公民和组织都有保护军事设施、遵守保密规定的义务。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军事禁区而冲击或者明知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会造成危害后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这种犯罪往往基于个人目的,如泄私愤、施加压力等。

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禁止非军事禁区管理单位以外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禁区,禁止对禁区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经军区级以上军事机关批准的除外。扰乱军事禁区的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才构成犯罪,例如导致军事禁区的公共财物受到严重损失,军事活动和科研无法进行等。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属于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延伸阅读
  1. 强迫交易罪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2.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与非罪的界限
  3. 员工权益保障:公司倒闭后的赔偿方案
  4. 妨害社会治安罪怎么定罪
  5. 行政执法文书与刑事诉讼文书的区别与应用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