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3-11
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情节严重、致使军事管理区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如果情节轻微,不足以构成犯罪,可以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处罚。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两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相似,但主要区别在于:一是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事管理区秩序,后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二是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军事管理区,后者的犯罪对象是非军事管理区。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法律规定只追究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员的刑事责任。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中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既可以是非军人,也可以是军人。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事禁区的正常管理秩序。军事禁区是指国家根据军事设施的性质、作用、安全保密的需要和使用效能的特殊要求,在依法划定的一定范围的陆域、水域和空域采取特殊措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军事禁区的保护是为了保证军队作战、训练、战备、科研等军事活动正常进行,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抵御外来侵略。公民和组织都有保护军事设施、遵守保密规定的义务。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军事禁区而冲击或者明知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会造成危害后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这种犯罪往往基于个人目的,如泄私愤、施加压力等。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禁止非军事禁区管理单位以外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禁区,禁止对禁区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经军区级以上军事机关批准的除外。扰乱军事禁区的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才构成犯罪,例如导致军事禁区的公共财物受到严重损失,军事活动和科研无法进行等。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属于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