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及工伤伤残鉴定方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2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人身损害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工伤造成伤残的,可以申请伤残鉴定,伤残分为10级,那么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多少个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造成五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获得18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而六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获得16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待遇享受
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五级和六级伤残的劳动者还享受以下待遇:-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若难以安排工作,则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同时,用人单位还需按规定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若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用人单位需要补足差额。- 若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在此情况下,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伤残鉴定方法
1. 工伤发生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并存在残疾且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 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4.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若有必要,可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5. 若申请鉴定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6.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若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