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中司法赔偿的范围及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9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工作人员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时,受害人有权向国家申请赔偿的情形,国家赔偿体现了我国对公民权益的保护,那么国家赔偿中司法赔偿的范围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国家赔偿中的司法赔偿范围
在国家赔偿中,司法赔偿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刑事赔偿,包括以下情况:
-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错误实施刑事拘留
- 检察机关、人民法院错误实施逮捕
- 人民法院错误判决,并且原判刑罚已经执行
- 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 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强制措施造成损失
第二类是人民法院诉讼和执行中的司法赔偿,包括以下情况:
- 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采取保全措施不当,造成财产损失
-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违法采取执行措施或者采取执行措施不当,造成财产损害
-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和执行措施后,对查封、扣押的财产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或者履行监管职责不当,导致财产发生灭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 人民法院错误作出司法拘留和罚款决定
- 人民法院超过法律规定或者判决书确定的期限实施司法拘留
- 人民法院超过法定金额实施罚款
二、国家赔偿范围存在的问题
国家赔偿范围存在以下问题:
- 赔偿范围的立法规定模式问题
《国家赔偿法》采用的是列举模式而不是概括模式,导致国家赔偿范围有限。例如,在规定行政赔偿范围时,只列举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赔偿,其他权利的损害与赔偿被排除在外。此外,对人身权损害赔偿的规定也采用了列举式,限制了赔偿范围。
- 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行为或事项少
《国家赔偿法》只将行政机关侵犯人身自由、伤害身体或财产的具体行为以及刑事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和暴力行为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其他行为或事项均被排除在外,导致赔偿范围狭小。
- 免除国家赔偿责任的事项宽泛、不合理
《国家赔偿法》中的免责事项很多是不合理的。这些免责事项虽然完全免除了国家赔偿责任,但不能掩盖国家机关过错和责任,使得赔偿范围进一步缩小。
- 单一归责原则导致的赔偿范围缩小
《国家赔偿法》只采用违法原则作为归责原则,排除了其他情况下的赔偿责任,进一步缩小了赔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