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实践中的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伤残鉴定实践中的问题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6-15

 
415205
并不是所有的骨折都是可以鉴定为等级的,有的特别小的骨折,就刚刚可以看到骨折线的那种,一个星期就可以走路的,那样是不算的,那么除了这个还有哪些不能拿算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工伤什么样的骨折鉴定不上”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伤残鉴定的实践中,存在着对手指末节骨折的伤残入级问题。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的规定,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都应被认定为伤残十级。然而,实际情况是,有些地区对手指末节骨折的伤残入级不予认定。

监督管理职责

1. 征收工伤保险费

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负责征收工伤保险费。

2. 核查和登记

核查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并负责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的记录。

3. 调查和统计

进行工伤保险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4. 管理基金支出

按照规定管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

5. 核定待遇

按照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

6. 提供咨询服务

为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维权建议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应当学会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律师给出的一些建议:

1. 判断是否属于工伤范围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首先要判断是否属于工伤范围。

2. 搜集证据

寻找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关系证明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没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无法进行工伤认定。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上岗证、工资条等。

3. 确定单位信息

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待遇的承担者;在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单位也应承担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不知道用人单位的准确名称和地址,就无法确定追索的对象,劳动者将无法索赔。

4. 确认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是处理工伤的重要环节。工伤认定首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以在发生工伤后一年内申请。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工伤认定有确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会受理,追索工伤保险待遇也将得不到仲裁和法院的支持。因此,劳动者不应轻信用人单位的虚假承诺,以免错过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

5. 计算工伤赔偿数额

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往往不愿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而是选择协商赔偿数额。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不符合工伤赔偿标准的金额,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补足,建议劳动者采用劳动仲裁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条件允许,劳动者最好有律师出面谈判工伤赔偿事宜,并签订赔偿协议。

延伸阅读
  1. 七级工伤鉴定标准
  2. 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3. 左手小手指骨折工伤应赔付多少钱
  4. 工伤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5.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2. 右手指骨远端骨折的工伤鉴定及评级标准
  3. 眼睛工伤十级赔偿标准及鉴定
  4.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5.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6. 工伤鉴定标准
  7.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