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1
当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一致请求调解时,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的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然而,如果当事人在申请书中对检验、鉴定或者交通事故认定存在异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不予调解。
对于造成人员死亡的情况,调解期限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调解期限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对于因伤致残的情况,调解期限从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于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调解期限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期限为十日。
参与调解的人员包括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交通事故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委托代理人需要提供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其中应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在调解时,每方当事人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派两名交通警察来主持调解。调解采取公开方式进行,调解时间应提前公布,允许旁听,但当事人如要求不公开的除外。
调解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 介绍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2) 宣读交通事故认定书;
(3) 分析当事人的行为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4) 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5) 计算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总额,并确定各方当事人的分担比例;
(6) 确定赔偿方式;
(7) 制作达成协议的调解书;如果调解无法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终结书,其中应载明未达成协议的原因;
(8) 当事人在领取调解书后反悔或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在调解终结后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