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4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根据我国法律,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刺探、公开或传播。
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
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或公开。
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的或现在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强奸等,不得进行搜集或公开。公民的任何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可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权益。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全部,应先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侵权责任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对侵权责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如果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其规定执行。
如果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以上是对隐私权和侵权责任的法律保护的相关规定,最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