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9
国家赔偿法规定了三种类型的国家赔偿范围,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和非刑事司法赔偿。本文将重点分析非刑事司法赔偿类型。国家赔偿的适用范围界定涉及两个问题,即权益范围和行为范围。
根据法律规定,目前国家赔偿仅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范围,其他权益不在国家赔偿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赔偿仅限于财产的直接损害,不包括预期利益的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我国采用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方式界定国家赔偿的行为范围。一方面,明确了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排除了不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
我们认为,执行回转不适用于国家赔偿。首先,在执行回转情形下,原法律文书被撤销,存在错误,但并不能认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违反法律的规定,不符合国家赔偿的违法归责原则。其次,根据国家人大副主任胡*生的说明,对于民事审判、行政审判中的错判,经法院改判后,应当由当事人履行义务,不应列入国家赔偿的范围。此外,执行回转使被执行人的损害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前的状况,缺乏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最重要的是,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司法解释明确将执行回转排除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