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法律知识

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4-17

 
411900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目的是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熟悉,相互考察是否合适,以此决定是否需要建立长期的劳动关系。那么劳动合同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试用期的约定

根据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以下六点规定:(1)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约定,不得由用人单位一方强行规定。(2)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3)劳动合同在两年以下的,应按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确定试用期。即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期限在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天;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天。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上,可以在6个月内约定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的计算

根据法律常识,对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计算,需要注意以下规定。假如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整一年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而不是一个月。因为在一个数字后面出现了以上、以下、以内、以外等字眼时,都表明包含本数。同理,企业的规章制度中通常写“员工连续旷工五天以上(含五天)视同离职”,这个“(含五天)”其实是多余的,因为“连续旷工五天以上”本来就包含了“五天”。

试用期的签订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能将试用期计算在劳动合同以外,即试用期满后才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而不约定具体的劳动合同期限,那么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将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的约定次数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后改变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改变工种的,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约定试用。

试用期的延长

试用期不得延长。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不满意或认为不适合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样地,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不能延长试用期继续进行考察。

试用期工资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一条款明确规定了企业在试用期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或者不少于其正式工资的80%。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权益。
延伸阅读
  1. 供需合同
  2. 债权申报的特别情形
  3. 加工承揽合同
  4.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
  5. 入职时的法律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4.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5.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6.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7.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纠纷
  4.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5. 显失公平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
  6.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7. 如何让房屋抵押有效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2. 课桌采购合同范本
  3. 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4.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