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1

 
410651

共同犯罪的分类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态。一般共犯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即犯罪集团。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除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还有教唆犯,指的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

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

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有三个要素。首先,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其次,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最后,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对于单独犯罪行为,只要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定罪就可以了。而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只有把这些行为与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

共同犯罪行为的分类

(一)实行行为: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所规定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行为与单独犯罪无异。而在具有两个以上实行犯的情况下,不要求每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他们的行为结合在一起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在某些犯罪中,组织行为直接被规定为犯罪,例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而在其他犯罪中,例如抢劫集团,首要分子可能只在幕后起组织作用,本人不直接实施抢劫行为,这种组织行为不属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在定罪时,需要综合考虑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和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教唆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教唆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也可以是人体动作表达。(四)帮助行为: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帮助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帮助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帮助犯的定罪问题。帮助行为可能表现为物质性帮助和精神性的帮助,也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事前帮助、事中帮助和事后帮助。

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

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各共同犯罪人必须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共同犯罪故意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但并不要求具体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例如,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只要双方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就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故意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共同犯罪中,除实行犯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因此,这些共同犯罪人只有在对本人的行为有所认识,并有意识地将本人行为与实行行为结合起来,成为协同一致的共同犯罪行为,并对实行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才能使之具备承担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共同犯罪的主要形态包括犯罪集团与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在特殊情况下,交通肇事罪也可以构成共同犯罪。以上是对共同犯罪的认定和分类的详细解释。在刑事审判中,需要综合考虑共同犯罪的客观和主观要素,以确保对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正确处理。
延伸阅读
  1. 我国刑法对集团犯罪的刑罚量刑问题
  2. 贿赂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3. 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含义
  4. 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方式
  5. 协同绑架杀人的罪名

犯罪热门知识

  1. 聚众斗殴的刑事责任
  2. 诈骗罪的共犯和从犯的区别
  3. 校园欺凌和打架的区别
  4. 刑事案件中胁从犯的处罚问题
  5. 诈骗罪立案后自愿退还款项的法律处理
  6. 因民事纠纷聚众斗殴的处理方式
  7. 寻衅滋事从犯初犯量刑标准最新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