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调查阶段一方当事人能否向另一方发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法庭调查阶段一方当事人能否向另一方发问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407624

一、法庭调查阶段的当事人发问

在法庭调查阶段,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另一方当事人发问,但需要征得审判长的同意。如果审判长认为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合理,应当允许其向另一方当事人发问或进行辩论,并指挥当事人的发问和辩论。然而,如果审判长发现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或辩论超出了本案的范围,应当制止。

二、法庭调查阶段的继续进行

当事人之间的发问或对某一事实、案情、证据的辩论完毕后,审判人员应当继续进行法庭调查。

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庭审准备

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

  1. 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
  2. 对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告当事人的信息。
  3. 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4. 核对当事人的身份和法定代表人的信息。

二、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为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奠定基础。法庭调查主要包括当事人陈述和出示证据和质证。

三、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合议庭的主持下,根据法庭调查阶段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相互进行言词辩驳的诉讼活动。

四、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是开庭审理的最后阶段,合议庭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作出判决并宣告判决结果。

法庭笔录

法庭笔录的重要性和要求

法庭笔录是记录开庭审理活动的一种文件,它应当客观、真实、全面地记载庭审的全部过程,并由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可以由书记员宣读或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记录无误的,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如果当事人拒绝签名或盖章,应当在笔录上记明情况并附卷。如果当事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差错,可以申请补正,允许在笔录后面或另页补正。

审结期限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可以延长6个月,但需要得到本院院长的批准。如果还需要延长审理期限,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计算审理期限的规定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但是,以下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第一,民事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第二,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第三,诉讼中止的期间。

结案时间的确定

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是留置送达,以裁判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日为结案时间;如果是公告送达,以公告刊登之日为结案时间;如果是邮寄送达,以交邮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是通过有关单位转交送达,以送达回证上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需要委托宣判、送达,委托宣判、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7日内送达。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的判决及诉讼程序
  2.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重新解析和规范
  3. 交通事故的民事侵权案件及其适用的审判程序
  4. 婚姻法诉讼离婚庭审程序
  5.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规定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2.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3. 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何时出具?
  4.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5.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
  6.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7. 有民事判决可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