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伪证的构成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民事伪证的构成条件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21

 
404936

一、伪证罪的主体和客体要件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特定主体即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鉴定、记录或翻译,或者隐匿罪证,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无法构成伪证罪,因为伪证罪的主体限定为刑事诉讼中的特定角色。

伪证罪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与案件有重要关系,但出于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目的而进行虚假陈述。

伪证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对于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事实进行虚假证明、鉴定、记录或翻译,或者隐匿罪证。

二、法律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前两款对伪证行为做出规定:

如果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有以下行为之一,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二)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

这里的构成犯罪并非指刑法中特定罪名的“伪证罪”,因为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刑事诉讼中的特定角色。而是指在进行上述两项行为过程中,侵害了其他法益,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如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故意毁坏财务罪、故意伤害罪、行贿罪等。

延伸阅读
  1.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2.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
  3. 伪证罪的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
  4. 伪证在刑事和民事诉讼中的法律责任
  5. 派出所是否可以强制带知情人作证?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6.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
  7. 渎职金额多少可以量刑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