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通过协议的方式对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清偿等事项进行约定,以排除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的适用。这一制度允许夫妻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自主约定财产关系,实现财产的个性化管理。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度。根据原则"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夫妻双方在财产关系上的约定优先于法定财产制的适用。只有在没有约定或约定无效、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才会适用法定财产制。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的效力主要包括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对内效力是指协议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规定了双方财产管理、使用、处分的原则和界限。对外效力是指协议对第三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归各自所有的财产,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应由其自己的财产清偿。然而,夫妻财产约定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需要公示才能对抗第三人的利益。根据公平原则,为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夫妻财产约定必须为第三人所明知,才能对第三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总之,夫妻约定财产制是一种法律允许的方式,允许夫妻通过协议约定财产关系。这种约定在夫妻双方之间具有约束力,但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需要公示才能对抗第三人的利益。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