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会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来进行一定的规定,那么中外合作企业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模式也与其他经营企业不同。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人地位
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合作企业可以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因此,外国投资者与中国合作者在中国境内共同设立的合作经营企业,并不一定完全享有企业法人的资格。是否取得中国法人资格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组织形式。
取得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取得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应符合中国《民法通则》关于法人条件的规定。这类企业由中外投资者投资组成,拥有独立的财产,企业财产与各投资者的财产相分离。此外,这类企业还需要依照法定程序经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并进行登记注册。合作经营企业应具备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并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加经济活动,具备独立的订约、履约和诉讼的法律能力。
未取得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未取得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也由中外方合作者投资,形成企业的财产,但合作各方仍分别拥有参与合作企业的各自财产。与取得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相比,未取得法人地位的企业虽然有自己的财产,但企业的财产并不完全独立于投资者。在对外承担责任时,除了以合作企业的自有财产为基础外,有时还可能涉及到投资者未投入企业的财产。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不论是取得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还是未能取得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它们都是中国的经济组织。这些企业依据中国的法律成立,在中国境内设有营业中心和管理中心,并具有中国国籍。中国政府对外合作经营企业既行使属于其管辖权,又行使属于个人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