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0
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结伙作案的犯罪活动中,存在主犯和从犯,还有教唆犯胁从犯。
主犯包括两类。首先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其次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犯罪的形成、实施与完成起决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对于主犯的认定,应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判断主犯的依据是共犯人的主客观事实,以刑法第26条的规定为准则,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主犯的范围。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应承担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的刑事责任。除了对自己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及其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照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首要分子对于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所实施的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根据情况进行不同处罚。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应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于没有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照其参与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
根据是否具有特殊组织形式,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
一般共犯是指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共犯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临时结合,一旦犯罪完成,这种结合便不再存在。
特殊共犯也称为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集团性共犯,通常被称为犯罪集团。根据《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特殊共犯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犯罪集团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人数较多,至少三人以上,少于三人不构成集团。2. 团队结构较为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集团成员以首要分子为核心结合得比较紧密,实施一次或多次犯罪后,组织形式往往继续存在。3. 目的明确,犯罪集团的形成是为了反复多次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共犯的分类形式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某一共同犯罪完全可能属于多种形式的共犯。例如,甲乙密谋深夜盗窃,一人入室行窃,一人在门口望风。就共犯形式而言,甲乙共同盗窃,属于任意共犯、事前共犯、复杂共犯、一般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