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作案的定义和相关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一些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比较大,一次作案就对社会和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如果是多次作案,那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计,对于这种犯罪嫌疑人一定要重罚。那么,多次作案怎么认定?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多次作案的定义
根据相关规定,多次作案是指一个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行为中累计达到三次以上的情况。
二、相关规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经过审查后认为需要逮捕,应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三、多次犯罪的法律后果
多次犯罪的嫌疑人有可能面临法院从重处罚的可能性。然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次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并且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五年内再次犯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前后两个罪行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会因此被从重处罚。例如,某人因强奸罪被判入狱10年,刑满释放后的2年内再次犯盗窃罪,对于这次盗窃罪应当从重处罚。然而,如果某人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入狱3年,刑满后的2年内再次犯盗窃罪,就不会被从重处罚,因为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此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者不受上述5年限制,即其刑满后任何时候再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都会被从重处罚。